王珮君---2009/03/08

>> 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

關於《遍處》

與Mia相識於十多年前。

這段友誼,經歷過彼此吸引,試探,摩擦,觀望,刺痛,分離,癒合,終於因著一股強烈的相信,攜手來到如今深情不移、放鬆而又能自在流動的階段。

一直以來,她的聰慧、細膩,還有那總是能把人帶離塵世喧擾的歌聲,深深吸引著我,但我從Mia身上學到最多的,莫過於看著她勇敢地在生命激流中奮力前行,她的勇氣、她的努力,使她以一瘦弱的女子之軀,能將巨大的愛、源源不絕的創造力,賦予形體,我想,這才是她的歌聲、她的藝術創作之所以深刻動人的真正原因。

2007年與Mia合作《最小的花》,以兩人與母親的故事出發,是以友誼、淚水澆灌傷口所綻放出的第一朵小小的花。今年,Mia仍以自身經歷出發,延續先前所研究的、因時代動盪而流離遷徙的台灣族群記憶的主題,而創作《遍處》,除了更深入地探索與父親的關係,也企圖以更寬廣的視野去凝視屬於整個世代的禁忌與悲情,甚或超越世代、超越族群、人類共有的,對愛的渴望。

上週開始排練劇中我(飾演Mia)的一段獨舞,試圖用身體去經歷父親面對過往記憶的過程。對我來說,這個過程是每個人在面臨生命苦痛時,通常會經歷的:先是麻木否定、然後憤怒抗拒、接著感受到深沉的悲傷,逐漸,允許情感釋放-酸的、苦的、重的、悶的、痛的……種種感受。

一般人總把憤怒、悲傷、疼痛等等貼上負面標籤,不願他們沾污了人生的幸福快樂,卻不知,唯有承認並全然釋放這些情緒,情感才能流動,我們才能真正開始接受生命的處境,理解生命的本質,進而對世間所有人類經歷的苦楚感同身受。那份接受,那份理解,那顆柔軟、發光的慈悲心,才是快樂的真正源頭。

也是Mia創作《遍處》的主要靈感來源的文集「流離記意-無法寄達的家書」的前言中,學者張茂桂寫道台灣「族群」以及「融合」的議題:

『表面上大家一起當兵,或成為事業合夥人,也談戀愛、共組家庭,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很多個人敘事,它和集體敘事之間的連結,常缺乏同理心理解。我們常過度注意社會公不公平,政治是否合理,政黨是否壓迫……等這些問題,它們當然明顯且重要,卻完全忽略了別人的感情、意義、人之所以存在,這些隱晦難覺察、不敞開心胸就難以瞭解的基本價值問題。

而對於別人情感與意義世界的否定,其實也就是對他人的直接壓迫,這和其他形式的壓迫是一樣的。如果一個政治體制是壓迫與排他的,那它就也必須去匡正別人特定的記憶與情感價值。壓迫與悲情,因此是同時並存的,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,並不是台灣所獨有。我們如果願意肯定並追求一個公平、民主的社會,就不能只處理政治經濟形勢上的壓迫,而完全不尊重別人的歷史記憶與悲情。』

而要如張所說、以同理心來理解並尊重他人,我們怎麼可能不從對自身的情感、生存意義、歷史記憶,以敞開之心來面對做起呢?

我們在壓迫別人之前,必先壓迫了自己;
令他人受苦之時,自己的心更加倍地淌血悲泣。

Mia以誠摯、勇敢的心,面對自己的生命記憶,帶領著創作群,以歌、以舞、以音樂作為承載傷痛之舟,悠悠地,翩然飛起。

此生的航行裡,我是幸運的,因為有這樣深摯的情誼、不移的堅信。

2 個迴響:

小光 2009年3月30日 下午5:47  

加油喔

我應該會去看台南場的,

真期待~~~~


小光

Mia 謝韻雅 2009年3月30日 晚上9:49  

to 小光

那麼就台南場見囉!
台南場次若可以待晚一點的話,也可以等演出結束後跟大家敘敘、給些回饋的話吧! ^___^

by 小寶

張貼留言